黑支果乡弹奏党建引领“四部曲”唱响 民族团结进步“主旋律”

新闻热线:0876-3058388,了解广南最新权威资讯,请下载“今日广南”APP、关注“视听广南GNTV”微信公众号。

黑支果乡辖区居住汉、壮、苗、彝、瑶、蒙古、仡佬7种民族,少数民族占比44.18%。为主动融入全省“三个定位”发展目标,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山现场办公会精神,黑支果乡弹奏党建引领“四部曲”唱响民族团结进步“主旋律”。

建强基层组织,把准民族团结进步“方向盘”。坚持“双顶格”管理干部,执行“减岗增薪”,全面落实村级组织“大岗位制”政策,选优配强12个村“两委”班子及356名小组干部,实现学历、年龄“一升一降”目标,少数民族干部占比49.8%,构建“能人治村”新格局。其次,抓实乡村人才“归雁”工程,重点抓好少数民族创业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,强化村级少数民族后备力量储备,建设起一支信念坚定、业务精湛、作风扎实、结构合理、深受辖区各民族群众拥护爱戴的高素质干部队伍,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骨干力量,目前已储备少数民族年轻后备干部23名。

用足宣传阵地,把舵民族团结进步“风向标”。组织辖区党员干部开展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题活动,做到宣讲进机关、进医院、进学校、进村组“四进”,内容形式重点紧扣民族政策、法律法规知识宣讲和民族非遗文化展演,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,营造各民族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。其次,以党支部规范化“五个基本”为主抓手,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、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中,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,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进步,在全乡营造人人讲民族团结情、人人说民族团结话、人人做民族团结事的良好氛围,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。

夯实基础设施,筑牢民族团结进步“压舱石”。强化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,全乡划定227个网格党小组,覆盖全乡1243个“五户”“十户”联防小网格,构建“乡党委-行政村党委-村民小组党支部-村民”四级基层治理群防联控网格,营造“守望相助”“同心同德”的邻里关系,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安全感、归属感和幸福感。其次,全乡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,全力补齐边远少数民族村寨基础设施短板,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“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”的庄严承诺,近年来,投资592万元实施了杨家营、牛川鼻等15个少数民族村寨村内道路硬化10.96公里、累计33800平方米,支砌挡土墙500立方米,安装太阳能路灯211盏,建成公厕2座,少数民族群众的满意度、获得感得到明显提升。

紧盯民生实事,架起民族团结进步“连心桥”。推行“院坝会”机制,明确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半年召开一次“院坝会”,采取“讲(党史宣讲)+述(实事通报)+问(群众提问)+答(现场答复)+评(现场点评)”的形式,切实建立“服务向下沉、办事不出村”工作机制,让干部与少数民族群众“零距离”接触,“零障碍”交流,点对点、面对面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急难愁盼。今年来,召开“院坝会”11场(次),收集民意32件,党委委员带头承诺践诺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,解决少数民族群众急难愁盼事21件。其次,立足机关站所及各村服务窗口党员队伍实际,设立“政策咨询”“矛盾调处”“民生保障”“信访接待”等党员先锋模范服务岗,按照“量力而行、具体实在、便于操作”的原则,引导广大党员亮身份、领岗位、践承诺,充分激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变“要我做”为“我要做”,截止目前,共设立党员先锋模范服务岗23处,岗位29个。


图为乡村组三级干部参加木登瑶寨“院坝会”并现场解答群众急难愁盼事

图为瑶寨村民歌颂党

图为苗胞跳起芦笙舞喜迎党的二十大

图为偏苗村寨道路硬化后村容村貌发生大变化






        作者:邹应奇

        编辑:张   龙

        审核:陆宣奇


允许原文转载,但未经广南县融媒体中心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私自修改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!


(作者:黑支果乡邹应奇)